最近总有朋友问小编:
“你现在的工作到底在做什么?”
“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是做什么的?”
嗯?好问题……(懵逼.jpg)
自然教育是做什么的?在户外玩游戏?观察和认植物?写写画画“自然笔记”?去看候鸟?……是,也不是。
在“解说设计的魅力”系列的第四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北美红狐和落叶的例子,探讨自然解说多样的方法与固定的核心之间的关联。
(原题目:秋天来了,去看落叶和红狐狸吗? | 解说设计的魅力(四):旋转的舞步,固定的核心)
如果把解说设计作为一种体验之舞,那么这段舞蹈一定是基于场地的表演。解说中的任何体验都应与场地的“语言”信息紧密相连。这些“语言”的呈现也许是在当下,表现为此时此地的信息,但背后的原因和过程,往往更具魅力,应该在解说中把这些魅力挖掘出来。
游客在场地中的各方面体验
(图片来自Steve Van Matre老师10月份
在深圳举办的自然解说工作坊的板书)
如果场地的重要信息没有办法随时呈现,就需要用解说设计的手段来实现。这种方法并不一定需要高科技或复杂的装置,其实有很多巧妙的方式。
但现实中,自然教育人员太过容易被“方法”牵引,总是一开始就想学习“游戏”,借鉴“教案”,组织“活动”。比如看到草坪就想到可以玩大风吹,看到树林植被就想到可以去认识植物,可以看昆虫;看到叶子就想到做叶拓、石膏画、草木染……这些活动都做完一遍怎么办?那就再学习些新“玩法“,或者把老游戏改头换面,总之继续把活动搞下去。而所谓课程,就是把各种不同的活动打包集合,春天看新芽,夏天夜观虫,秋天采摘/赏秋叶,冬天看候鸟……
就参与者的角度来看,这些热闹的活动当然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但热闹过后,这些活动是不是真正对与生态提升有帮助,是不是能让参与者了解保护的意义,甚至反思自身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呢?
这种思考方式依然是把自然中的资源作为“素材“,成为既有的活动方案的教具而已,而忽视了对于本地生态的研究,没有能够挖掘出场地的核心要素(essence)。
以叶子为例,叶子只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碎片,这个碎片所反应的意义是什么?它来自什么植物,为什么在这里出现?它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什么?这些信息比仅仅玩耍或描绘一片叶子更加抽象,也更加重要,因此也更加需要解说设计的工作。
如果不同地方的自然教育活动变得千人一面,如果到任何地方都是做做破冰游戏,然后认识几十种植物,那对于各地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来说就是浪费了。其实活动方法、游戏都是丰富多样的,但这些只是服务于目的的工具,或者说是服务于让游客了解场所信息的工具。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美国圣海伦火山解说教育中心的一个小活动,
用落叶制作的小狐狸手工 摄影/陈阳
上面这个作品,是美国华盛顿州圣海伦火山国家公园(Mount St. Helens)里面的一个小活动。乍一看是不是很简单?一只用秋天的落叶制作的小狐狸。只要用纸片剪剪贴贴,一片红色的枫树叶就变成了俏皮的小狐狸。以自然手工来说,这是一个很初级的作品,就算是低龄的小孩子也能很快完成。相信网上这样的手工作品一搜一堆,别说狐狸,十二生肖都能做出来。
但是,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手工活动,这是一个解说设计,它的主题是介绍这里的狐狸,以及秋日的落叶。而且它还是非人解说设计,手工活动只是完成这个解说设计的方法,完全不需要工作人员带领,感兴趣的游客自己就能完成。
这是一个非人解说展台(即没有配备解说员),但“头“,”心”,”手“的内容一样不少
简单的活动区域,一张(含样品的)制作方法简介,旁边整齐有序地放置了落叶、彩笔、剪好的三角形纸片、胶水等等,还贴心地(为失败作品)放了回收箱
其实“醉翁之意“在狐狸,最重要的还是狐狸的介绍
走近了发现,手工活动只是吸引游客注意的“饵料“,其实是要向大家介绍这里的红狐(Red Fox)。
这个解说也很简单,只有一页,三个问题,三个段落,包括“我们这里有红狐吗?”,“红狐都是红色的吗?”,以及“狐狸怎么过冬?”。这些问题都是来参观的孩子很有可能会问,而家长会愿意照着念出来给孩子解答的。问题还很应景,正好是在秋天问动物过冬的问题。文字通俗易懂,没有过于科学的术语。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喜闻乐见的手工活动,孩子们虽然现场看不见狐狸,却可以带一只”小狐狸“回家,以此初步建立对狐狸的简单感性认知。
当然,制作材料之一的落叶,也是解说内容。用一张图片和一小段文字展现了落叶的生态作用,以及和落叶玩耍的乐趣,鼓励孩子们去亲近自然。这个国家公园内有大量的槭树科的落叶树,正直落叶纷飞的季节,此时不玩更待何时?
鼓励孩子们和落叶游戏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的活动,操作简单有趣,紧扣在地信息,传达信息清晰明确。游客如果参与这个活动,连比划带看信息,大概只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却能获得一些与本地有关的信息。
我在离开展厅进入户外区域的时候,还真的很期待能看到小狐狸呢。
走进秋叶葱茏的户外,这里是小狐狸的家
*本文照片除注明外皆为作者拍摄。
END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胡卉哲
深圳市绿色基金会执行秘书长、自然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