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
2019年99公益日,绿色基金会联合多家公益机构发起“寻找深圳城市鸟精灵”公众筹款项目,募集资金36963.16元(公众筹款16963.16元,企业配捐20000元)。所募资金用于支持深圳4个公园(笔架山、洪湖、香蜜和中山公园)为期1年的鸟类调查,了解鸟类的分布和动态变化情况!
如今一年的调查工作已全部完成,调查结果如何,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千园之城,百鸟齐鸣

叉尾太阳鸟 雌鸟(照片:信天翁)
对于城市中的人类居民而言,鸟类是我们最熟悉的野生动物类群。深圳的公园,就是观察它们的好地方。
2019年,深圳提前完成了建设“千园之城”的目标,到2020年底,全市已经有超过1200个公园。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公园,如同一块块的生态绿洲,为鸟类在城市中活动和扩散,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丰富多样的食物。

园林植物为鸟类提供了多样的食物来源
(照片:信天翁)
城市对于野生鸟类而言,是机遇还是挑战?
什么样的城市绿地,才是鸟类最喜欢的环境?
怀着对这些问题的好奇,在深圳市绿色基金会的支持下,深圳市观鸟协会在2020年间,开展了深圳市城市绿地鸟类多样性观测项目。
一年的时间,我们在深圳市的四个公园(笔架山、洪湖、香蜜和中山公园)里设立了固定调查样线,累计开展了72次鸟类调查,共记录到 85 种鸟类,约占深圳鸟类物种总数(390种)的22.1%。
想知道深圳的公园里,都藏着哪些宝藏鸟类,快来看一看吧~
笔架山公园
山不在高,有鸟则名名

赤红山椒鸟 雌鸟 (照片:信天翁)
笔架山公园是深圳市区中鸟类最为丰富的山林型公园,一年四季都有不少观鸟爱好者来这里,只为寻找山林的精灵。
公园内环境较为多样,福田河从西面流过,形成了一片河流湿地。园内山体广阔,笔冠峰海拔178米,树木的年份较大,除了园艺树种外,还保存有较多的乡土树种,如破布叶、对叶榕等。据中山大学的调查,笔架山公园的各种植物,就将近1000种。

笔架山公园生境(照片:信天翁)

破布叶是笔架山公园内常见的乡土树种
12月果实成熟时,常有噪鹛前来取食
(照片:信天翁)
在2020年的调查中,笔架山公园内共记录到 59 种鸟类。画眉科和其他偏好森林环境的鸟类,是笔架山公园内最大的特色。
在本次调查中,鹰鹃、大拟啄木鸟、斑姬啄木鸟、栗背短脚鹎、画眉、黑喉噪鹛、黑领噪鹛、灰背鸫、白喉短翅鸫、金头缝叶莺等鸟类,都只在笔架山公园中有记录。

斑姬啄木鸟(照片:周哲)

黑领噪鹛是笔架山公园的明星鸟类
11月后,会组成超过50只的大群
寻找破布叶等植物的果实
(照片:信天翁)

灰背鸫 (照片:远离)
洪湖公园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翠鸟立上头

洪湖公园鸟瞰图(照片: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
洪湖公园位于罗湖区,是深圳市区内以水景、赏荷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内水体面积大,栽种有大片的荷花,此外还有大片的草坪可以休息,是夏季赏荷的好去处。

洪湖公园内的黑水鸡(照片:信天翁)
鸟儿们,尤其是主要生活在湿地环境中鸟类们,对洪湖公园情有独钟。在2020年的调查中,洪湖公园共记录到 50 种鸟类,有20种是偏好湿地和开阔地鸟类,常见的如白鹭、池鹭、普通翠鸟和黑水鸡等。这20种鸟类中,有11种在其他公园内都没有被记录到,如黄苇鳽、普通鵟和红喉歌鸲等。

黄苇鳽 (照片:张高峰)

普通翠鸟(照片:远离)
中山公园
历史悠久的革命公园

中山公园生境(照片:信天翁)
中山公园位于南山区南头古城北侧,公园的知名度虽然不算高,但在观鸟爱好者心中却很有分量。
中山公园的历史悠久,园内树木高大,在每年的春秋迁徙时间,都有不少路过深圳的小型林鸟在公园内停留,是深圳市内观察过境林鸟的最佳地点之一。

白腹蓝姬鹟的颜色令人惊艳
只在迁徙季节出现
(照片:信天翁)
本次调查中,中山公园共记录到56种鸟类,有8种都是旅鸟。其中的部分种类,如三宝鸟、黄眉姬鹟和白腹蓝姬鹟等,只在中山公园内有记录。如果您也在迁徙的季节,寻找和观察这些美丽的过路客,去中山公园就准没错了!

黄眉姬鹟(照片:张杰)

三宝鸟(照片:信天翁)
香蜜公园
颜值逆天的网红公园

香蜜公园鸟瞰图(照片:方向文化)
香蜜公园位于福田区的香蜜湖片区,由原来的市农科中心改建而成,2017年开放。在设计的过程中,香蜜公园内保留了大量的原有植被,新增了草坪和生态水岸等景观设施,努力做到人鸟两相宜。
在本年度的调查中,香蜜公园共记录到47种鸟类,但累计数量达到3043只次,超过了笔架山公园和洪湖公园。
分析了详细的数据后,我们发现,偏好草地生境的鸟类,尤其是椋鸟科的鸟类,如八哥、黑亮椋鸟、丝光椋鸟和灰椋鸟等,在这里十分常见。

香蜜公园内,
丝光椋鸟捡拾死于路杀的黑眶蟾蜍
(照片:信天翁)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自然故事,譬如香蜜公园内有很多非洲楝,上面常有黑领椋鸟筑巢,噪鹃就瞄准了这个机会,将自己的卵产在了黑领椋鸟的巢中。可怜的椋鸟,最后只能帮其他鸟类喂养后代。点击了解噪鹃这种“卑劣”的行径。

香蜜公园内
噪鹃(左)向义亲黑领椋鸟(右)乞食
(照片:信天翁)
颜值同样逆天的铜蓝鹟,只在香蜜公园内有记录到,只出现了一次。这表明,即使是深处城市之中的绿地,也拥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假以时日,会有更多的鸟类,在这里出现。

铜蓝鹟(照片:张杰)
一些其他的
小知识
1、公园中的林鸟怎么迁徙?
并不是只有水鸟才会迁徙,生活在公园里很多林鸟,也有迁徙的习性。在本次记录到的85种鸟类中,留鸟最多,有54种,它们一年四季都在深圳生活;
冬候鸟有18种,它们一般在10月-11月抵达深圳,次年3月-4月离开,飞往北方繁殖;
旅鸟有10种,它们会在每年春秋的迁徙季节,也就是3月中-5月中和9月-10月时,路过深圳;
夏候鸟最少,只有3种,它们在每年的3-8月之间,抵达深圳繁殖。

这只北灰鹟在深圳过冬 (照片:信天翁)
有些鸟类在深圳还会有多种居留型,比如上图的北灰鹟,它们在西伯利亚繁殖,迁徙到东南亚越冬。部分个体在深圳只是旅鸟,春秋两季路过,部分个体会留下过冬。
2、公园中的国家保护重点保护鸟类
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2021版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终于发布了。本次调查中记录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也从4种变成了7种。其中,褐翅鸦鹃、黑鸢、松雀和普通鵟,之前就已经被列为二级保护;画眉、黑喉噪鹛和红喉歌鸲,都是在本次名录调整中,被新增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之所以会被增补,是因为这三种鸟类都面临着极大的捕猎压力,常被捕捉作为笼养鸟出售。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画眉
(照片:信天翁)
而依据2020年发布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通告》,深圳全市范围都已被列为禁猎区。在深圳,任何捕捉陆生野生动物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后记

红胸啄花鸟 雄性(照片:信天翁)
感谢所有的调查员在过去一年中的付出,正是因为大家的努力,才让我们得以了解深圳不同城市公园中鸟类的面貌。
在2020年的调查中,有许多原定的计划没能实现,譬如,没有开展针对志愿者和爱好者的培训项目。希望在未来,我们可以弥补这个缺憾。
本文中提到的四个公园,都是观察鸟类,了解城市自然生态的好地方。这个春节,如果您留在深圳过年,不妨带上望远镜,到公园中,开启一场追寻飞羽的自然之旅吧。
感谢下列参与调查工作的老师:
鸟类调查
张高峰:深圳市观鸟协会副秘书长,2003年开始观鸟,长期参与鸟类调查,在中国野外观测到900多种鸟!负责笔架山、洪湖公园。
邢东耀:曾任深圳市观鸟协会会长,深圳市观鸟协会创始人之一,鸟类学硕士,长期参与鸟类调查活动。负责香蜜公园。
张伟:曾任深圳市观鸟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观鸟并参与鸟类调查和科普,东方鸻、斑胸滨鹬、斑脸海番鸭、杂色山雀深圳首次记录者。负责中山公园。
生境调查
黄秦(信天翁):方向文化科普总监,深圳市观鸟协会会员。2007年开始观鸟,野外观察鸟类超过2000种;参与编写《中国森林鸟类》、《中国海洋与湿地鸟类》等科普丛书。负责4个公园生境调查。
- END -
文字、排版 / 信天翁
“深圳市城市绿地鸟类多样性观测项目”目前只在4个公园开展1年的调查,数据有限,对鸟类的分布和动态情况推测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发现有错漏,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如果您对调查报告感兴趣,欢迎发送邮件到info@szgf.org.cn告诉我们,我们会在10个工作日内答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