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及雨燕作为捕虫能手,在农耕社会中深得人们的喜爱,几千年来作为人类亲近的朋友,燕及雨燕在我们的房屋衔泥筑巢,繁衍生息。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适合燕子筑巢的空间也越来越少,它们在城市的生存状况可能正在发生不容乐观的改变。
深圳常见的三种燕子
“全国燕子调查”项目于2017年发起,为中国民间观鸟组织实施的燕和雨燕鸟类调查与保护行动,调查城市中的燕子栖息和繁殖状况,开展相关的自然教育活动。燕子和燕巢容易识别,通常近到可以不用望远镜就可以观察,选择一些适合燕子栖息的地方,就可以开始“寻找燕子”的捉迷藏游戏,它们有的大大方方在屋檐下筑巢,有的在一些角落躲猫猫,该活动既简单又有趣。
家燕的巢和鸟宝宝
2021年5月,笔架山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和福田区华新小学一起组织参与“2021年全国燕子调查”活动。开始时天气不给力,骤雨并没有减弱小朋友们的热情,等雨一小大家就迫不及待开始寻找燕子之旅,很快地就在屋檐的角落找到一个窝,经过仔细观察原来是一个废弃的马蜂窝。
发现了马蜂窝
经过一番跋涉,在一个偏僻的角落,总算看到一个家燕的巢,地面还有它们便便的痕迹,说明不久前它们还在。大家既焦急又兴奋地等待燕子归来,遗憾的是等待了很长一阵,还是没有燕子回家,小朋友们只能带着遗憾依依不舍地离开。
深圳观鸟会PT老师介绍燕巢知识
观鸟活动常常会给大家意外的惊喜,这不在回程的路上,眼尖的陈老师发现十几层高楼附近有几只小白腰雨燕在飞翔,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竟然在高楼顶上的屋檐下还有几个小白腰雨燕的巢穴,这应该是目前为止深圳发现最高的燕巢。
小朋友在观察燕巢
在活动中,通过观测和记录燕子和燕巢的环境、数量、位置和栖息状况等信息,切身了解这些燕子的生活状况和它们面临的问题,小朋友们也获得了一些新的技能,了解如何去观测、比较和分析观察的资料,做出观察结论,从而了解我们身边的燕子生存状况。回家后,这些小朋友也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他们用图文并茂的自然笔记记录下本次活动。
小朋友们的燕子观察记录
“全国燕子调查”一般在每年的5月和9月各进行一次,欢迎大家加入保护燕子的行列,一起了解燕子,关注环境,珍爱我们的家园。
- END -
笔架山公园自然教育中心位于笔架山公园月地云居内,于2019年试运营,主管单位为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和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运营机构为深圳市绿色基金会。
笔架山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基于笔架山公园丰富的乡土植物和鸟类资源,开设了“笔架山的鸟“和乡土植物”等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市民对当地环境的关注,推动更多市民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提升活动中。

人人享受包容、安全、有复原力
与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环境!
